调阴阳防中风
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醒人事,口角蜗斜,语言不利或失语,半身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患。
中风之因,多由阴阳失调,心、肝、肾三脏功能障碍,以致痰气血瘀阻滞脉络、脑窍所致。
由于中风病急势重,常带来严重后果,危及生命。据调查,其病死率目前居诸病之首。部分病人经抢救,虽然生命得到了挽救,但遗有偏身瘫痪,一时难以痊愈,即使经康复治疗病情有所好转,但往往留有后遗症,生活难以自理。因此调理阴阳,预防中风的发生,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。
[方法]
在临床上,凡年高形盛气虚,或肝阳上亢,或肾虚、脾虚、自觉头晕、肢软、指麻者,均应采取预防措施,养生保健,以防中风的发生。
常用的预防方法如下:
一、针法
(一)取穴
主穴:风市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。
配穴:百会、风池、大椎、肩井、曲池、内关。
(二)用法
一般只取主穴,如效果不明显,可适当选择配穴。针刺平补平泻法,刺激量不宜过大,每周2次,每次20分钟。
二、灸法
(一)取穴
主穴:足三里、绝骨、酒泉、百会、关元。
配穴:风池、大椎、曲池、间使、风市、气海。
(二)用法
1.从每年立冬之日起,取关元穴,连续施灸100天,每日1次,每次15~20分钟,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。
2.取足三里穴,用温和灸法,每日或隔日灸1次,每次20分钟。
3.取足三里、绝骨、涌泉,均双侧,每日用艾卷温和灸1次,每穴灸15~20分钟,6天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3~5天,此法多用于“中风先兆”患者。
4.艾炷隔盐灸,多用神阙穴,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,5~7日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3~5天。
三、耳针
(一)取穴
心、肝、肾、脾、皮质下、交感、神门。
(二)用法
每次选取3~4穴,用针刺法或压豆法。
四、穴位贴药法
(一)药物
1.加味十全大补膏:党参30克、 茯苓10克、 白术10克、甘草1.5克、当归10克、川芎6克、白芍10克、熟地10克、黄芪10克、肉桂1.5克、羌活10克、独活10克、防风10克、白芷10克、麻黄10克、细辛10克、柴胡10克、前胡10克、秦艽10克、蔓荆子10克、薄荷10克、菊花10克、苍术10克、厚朴10克、枳壳10克、半夏10克、黄芩10克、生地10克、知母10克、枸杞子10克、杜仲10克、石膏10克、地骨皮10克、防已10克。
以上诸药加麻油1000克熬之,去渣,下黄丹200克收膏备用。
2.复方附子膏:取附子、马蔺子、蛇床子、木香、肉桂、吴茱萸等分,共研细末,密贮备用。
(二)用法
1.加味十全大补膏:应用时将膏摊在牛皮纸上,贴膻中穴三天换药一次,连续应用3个月。
2.复方附子膏:应用时用姜汁将药末调为药膏,分别敷贴于关元、气海穴,每次6~10小时,隔日1次。
《针灸保健学》 何树槐主编
- 上一篇:针治缓解肩周炎的痛苦 2022/10/19
- 下一篇:调胃健脾,预防各种胃肠病 2022/10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