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你的位置:首页 > 针灸历史 > 历史故事

孙思邈和针灸的故事

2022/10/13 9:44:08      点击:

一千四百多年前,孙思邈出生在现在陕西省耀县的孙家塬。他家庭贫困,体弱多病,从小又看到许多病人因没钱请医生和买药,眼睁睁的死去,便下定决心当个医生,抢救千百万人民的生命。

他认真读书,注意研读前人的医书;年轻的时候给人治病的疗效就很不错;他在综合治疗中,特别重视用针灸;抢救病人,不到完全绝望的时候,不肯放弃。


有一次,孙思邈看到两个人抬着一口薄板棺材,后面跟着一位老奶奶,悲惨地哭着,他站在路旁难受地低下头。忽然他发现棺材里不时有鲜红的血水滴下来,他心头忽地亮了一下,赶上前去。

他招呼抬棺材的人停下脚步,劝止住老奶奶的啼哭,问明了死者的情况:原来死者是老奶奶的独生女儿,因为生不下孩子痛得死了过去,已经有两个时辰了。孙思邈说:“如果血色变紫就没有救了。现在她还在流鲜血。说不定还有一线能救活的希望哩。”

打开棺材盖,孙思邈一按死者的脉搏,还有极轻微地跳动。他急忙选了穴位,给这个妇女扎了针。过了一段时间,这位妇女才慢慢苏醒过来,不久,“哇哇……”生下了一个胖胖的孩子。就这样,孙思邈用银针教活了两条性命。

又有一次,有个人腿疼得厉害,但是说不出疼痛的具体部位。孙思邈给他吃药、替他扎针都没有收效。他想:古人说,人全身有365个穴位,我在这个范围内选穴扎针,既然不能止痛,难道就不能找个新的穴位吗?后来他就用拇指在这个病人的腿上顺着掐,边掐边问:“这里痛吗?起初病人只是点头,后来忽然叫道:啊!……是,是……”孙思邈便在那掐着痛的地方扎下针去,治好了病人的腿痛。并定名叫阿是穴。后人把哪里有病,就在哪里扎针治疗,随着某些病症而定的穴位,统称为阿是穴

孙思邈这位隋唐时期的名医,知识渊博,在医学方面造诣很深,精通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针灸等科和中药学,曾在《明堂针灸图》中,详细阐述了针灸疗法。他活了一百多岁,70岁时他把从民间收集到的,和唐以前医书上记载着的方子加以整理、补充,写成《千金要方》一书。30年后,又写成《千金翼方》,以补前书的不足。这两本书,论述了诊断、预防、方药、针灸、食疗等许多方面的医学理论,对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,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
《针灸的故事》刘璇  王宏才  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