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富多彩的灸法
新中国成立后,灸疗也获得了新生,丰富多彩的灸法应运而生,如新添的隔物灸法、艾火针衬垫灸、温灸及非艾灸法等。
1、隔物灸:新添的隔物灸法有隔胡椒饼灸、隔麻黄饼灸、隔徐长卿饼灸、隔陈皮膏灸、隔厚朴饼灸、隔蓖麻仁饼灸等。
2、艾火针衬垫灸:是近人仿“太乙神针”、“雷火神针”及“隔姜灸”改进而成。临床上适用于治疗关节痛、骨科痛症、遗尿、阳痿、哮喘、慢性胃肠病等。
3、温灸:因其操作方法不同,又可分为温灸器灸、艾蒸气灸及铺灸等。
温灸器灸包括温简灸、温箱灸、温盒灸、温杯灸等。
铺灸包括熨灸、日光灸等。
4、非艾灸法:在前人非艾灸法的基础之上又发展了许多非艾灸法,如敷灸、烟草灸、线香灸、火柴头灸、铝灸、冷淋灸、化学灸、电热灸、电子温针灸、微波针灸、药熏蒸气灸等。
敷灸是用某种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部而施灸的一种方法。本法既包括古代的“天灸”,又包括部分“药物敷贴”疗法。
在宋代《针灸资生经》中载有用旱莲草灸起小泡的“天灸”法,清代《张氏医通》载:“冷哮灸肺俞、膏肓、天突,有应有不应。夏日三伏中,用白芥子涂法,往往获效。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,延胡索一两,甘遂、细辛各半两,共为细末,入麝香半钱,杵匀,姜汁调涂肺俞、膏肓、百劳等穴,涂后麻瞀疼痛,切勿便去,候三炷香足,方可去之”。现代逐渐发展为形形色色的药物敷灸,如蒜泥灸(擦背又称蒜灸)、斑蝥灸、毛莨灸、甘遂灸、白胡椒灸、威灵仙灸、马钱子灸、吴茱萸灸、蓖麻仁灸、鸦胆子仁灸、细辛灸、生附子灸、天南星灸、生姜灸、荆芥穗灸、葱白灸、乌梅灸、半夏灸、小茴香灸、食盐灸、芥砒膏灸、五倍子灸、丁香散灸,蓖倍饼灸、葱豉糊灸、巴豆霜灸、苍术灸、皂角灸、乌蛇皮灸、复方公丁香灸、薄荷叶灸、椒豉膏灸、桂术散灸、川槿皮灸、透骨草灸、桃仁灸、山楂灸、川芎灸、葱矾灸、复方利眠宁灸等。药熏蒸气灸是利用药物蒸气熏灸经络穴位,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灸法。此法早在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即有用煮秋竹的蒸气而熏灸治疗火烂的记载;清《理瀹骈文》中也有用补中益气汤坐熏灸治久痢体虚或血崩、脱肛的记载等。现代则发展为多种药物蒸气灸,如葱白蒸气灸、枸杞根蒸气灸、荆防蒸气灸、乌梅蒸气灸、地肤子蒸气灸、八仙逍遥蒸气灸、海桐皮蒸气灸、巴豆酒蒸气灸、侧柏叶蒸气灸、透骨草蒸气灸等。
《针灸医学史》林昭庚•鄢良/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