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头针”是以针灸学之经气横向联系的理论为依据,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知识总结而成的。
《灵枢海论》有“脑为髓之海,其输上在于其盖,下在风府”之记述,明确提出了脑和头之间有特殊的联系,治疗脑源性疾病的穴位在头盖上。针灸学中的募穴理论,对焦氏研究头针很有启迪。募穴是脏腑经气聚募的地方,十二脏腑在胸腹部各有一个募穴,大多数募穴并非本经的募穴,但却是治疗其相对应之内脏腑疾病的要穴,为这些募穴都分布在脏腑对应的邻近部位,如:胃的募穴是中穴(脐上四寸),非胃经之穴,而属任脉,但中腙直下正好是胃;大肠的募穴是天枢穴(脐旁两寸〕,非大肠经之穴,而居胃经,但它正好于大肠相对应的部位。心包、脾、肾等的募穴也都如此。焦氏由此悟出,既然各个脏腑的募穴都在其脏腑相对应的体表部位,那么脑部有了病,其治疗脑病的穴位也应在脑的相应部位﹣﹣头皮部。
运动区部位(图1):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。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.5厘米处;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。主治:运动区上1/5,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;运动区中2/5,治疗对侧上肢瘫痪;运动区下2/5,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,运动性失语,流涎,发音障碍等。
感觉区部位(图2):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。自运动区向后移1.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。上l/5是下肢、头、躯干感觉区;2/5是上肢感觉区;下2/5是面感觉区。主治:感觉区上1/5,治疗对侧腰腿痛、麻木、感觉异常、后头部、颈项部疼痛、头鸣;感觉区中2/5,治疗对侧上肢疼痛、麻木、感觉异常;感觉区上1/5,治疗对侧面部麻木,偏头痛,颞颌关节炎等。
(图2)
1970年以来,头针疗法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,不久,这种疗法也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。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、穴位、脏腑有密切联系,其穴名反映了经络、穴位等理论和特点。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(于1984年5月在东京)经过讨论,决定按照分区定经,经上选穴,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(一针透双穴或三穴)方法原则,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,包括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、穴名汉语拼音和汉字三要素。